宗舜法师经典禅语

时间:2020-08-08 20:25:12 佛语经典语录 我要投稿

宗舜法师经典禅语

  但於一切事上觉了,无心即是修行,更不别有修行。故知无心即一切,寂灭即无心也。以下是语录网小编整理分享的关于宗舜法师经典禅语,欢迎大家阅读!

  1、修行的重点在于追求人格道德的提升,追求精神的解脱,对物资利益不求非分的回报,虔诚地投入所信奉的教义,投入所依托的团体,投入所从事的事业,动机纯正,不参杂丝毫的非分之想,做一切事不讲条件,无欲无求。

  2、精神上的需求比物资上的需求更为重要,因为精神的贫乏带来的痛苦,远远大于物资贫乏所带来的痛苦。现在大家有吃有喝,有穿有戴,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。相反物资条件越好,我们越是不满足,永不满足的贪欲造成了巨大的精神痛苦。

  3、人人都有强烈的虚荣心,使我们的生命在攀比中倍受熬煎,这就是欲望在作怪,所谓欲壑难填。物资上再富有,如果精神上不知满足,痛苦依然存在。中国古训讲:知足者常乐。佛经云:知足第一乐。能知足就有快乐,不知足是最痛苦的事。

  4、生活禅就是要在生活当中去体会禅机和妙用,要时时反求诸已,以平等心待人接物,以平常心做平常事,内心始终保持平淡,不起分别,一切都坦然面对,如实面对,这就是禅的表现。

  5、学禅要有大丈夫气概,刚柔并济,对待弱点要有阳刚之气,说断就断;对待众生要有慈悲之心,要有亲和力。这就是禅者的风度,这就是禅的妙用。

  6、学生活禅,要求“以信仰巩固良心,以良心落实因果,以因果充实道德,以道德陶铸人格”。最后落实到人格的完善、人格的提升、人格的尊严、人格的庄严。

  7、谈玄说妙、不切实际的东西,无法使人感动,发挥不了什么作用。只有实干的精神才能使人感动,才能发挥洗涤心灵的作用。古来的圣贤无不以平实、平淡、平等见称,所以他们的精神和人格令人感动。正是这种令人感动的精神,他们才成为中国人的脊梁。

  8、离开了大众,个人就像微不足道的一粒微尘、一粒沙子、一棵小草、一片树叶。我们知道感恩,就会把个人融入大众之中,个人这一粒沙子,就会有无边的妙用;个人这一棵小草,就会有无穷的力量;个人这一片树叶,就会是一片绿色的世界。

  9、古人讲“厚德载物”,又说“不痴不聋不哑,做不了大家翁”。好多企业家因为心理承受力差,以致造成决策失误。如果管理者在利益面前能够相互包容,就会取得双赢的局面。一旦彼此对立,进行恶性竞争,肯定会两败俱伤。

  10、古人云:独乐不如众乐。如果独享而不能与众分享,只是为了自己挣钱而办企业,这样的企业家肯定不得人心。我们要有与大众分享的心,这样才能推动企业的发展。只有那些一心为民的企业家,才会取得最大的成功。

  11、一切聚合离散都是因缘和合。世间的.一切事物都是暂时的,人生苦短,要及时行善积德,存好心,说好话,行好事,做好人,我们才不会空过此生,就会在此生此世种下好因,将来有个好的结果。

  12、世上本无事,庸人自扰之。因为执著,人为地给自己设置了很多的“墙壁”、很多障碍。“空”就是要突破,就是要超越,就是要发展。如果不空,墙壁就挡住了你的视线,你就只能看到眼前的那块小天地。只有“空”了,格局才能扩大。

  13、们做事要随缘,不要勉强。暂时做不到的事情一定要去做,得不到的东西一定想得到,就会有很多痛苦。缘就是条件,条件成熟了,该得到的就会得到,该避免的就会避免。缘要靠自己努力去结,人生就会少一些障碍,多一些成就。

  14、人生的痛苦来自对欲望的执著,要想减少痛苦,就要保持淡定平常的心态,生活要俭朴。“常将有日思无日,莫待无时想有时”。不要过度地消费,不要过份地追求。好花不常开,好景不常在,否则一旦有了困难,我们就很难面对。

  15、一念嗔心起,烧毁功德林。嗔恨心重的人,心胸狭窄,不能包容别人,弄得人际关系紧张,家庭不和谐,社会不和安,事业更不顺利。生气还会损伤精、气、神,产生有毒物质,影响身体健康,导致体弱多病。

  16、结缘是我们成就事业的根本保证。结缘不用花一分钱,一个微笑、一个问候,给老人一点帮助,对弱者一点关怀。我们经济上没有力量,说几句宽慰的话,鼓舞士气,也是在帮助一个人度过难关。人际关系和谐,修行和事业就没有障碍。

  17、弟子规云:“唯德学,唯才艺,不如人,当自砺。若衣服,若饮食,不如人,勿生戚。”古人视穷奢极欲为耻辱,现代却把“奢侈生活”当时尚,是身份和地位象征,简直是非颠倒,误导大众。高档生活就是贪欲膨胀。贪欲永无止境,痛苦永无停息。

  18、我们虽然会起恶念,但不能影响他人,违法乱纪的危害比较明显,也容易控制。最易忽视的就是我们的言语,稍有不慎就会说假话,恶口伤人。古人讲:伤人之言如矛刺心。交朋友可能需要一辈子的时间,可是成为敌人却只需要一句话。

  19、弟子规》云:“人有短,切莫揭,人有私,切莫说。道人善,即是善,人知之,愈思勉。扬人恶,即是恶,疾之甚,祸且作。”为人处世一定要学会隐恶扬善,与人方便者,自己方便,退步实为进步的张本,保护别人就是保护自己。

  20、要多为别人着想,将好事留给他人,也许收获会更多。给他人留些机会,也是在给自己播种希望。每个人都有感恩的心,就会消融掉不满与仇怨。捧出了一片绿叶,却收获整个春天。

  21、佛说:孤因不生,独缘不长。我们生命与全宇宙息息相关,人之不如意事十之八九,不要排斥逆缘逆境,要有包容心。古人讲:“地之秽者多生物,水至清者常无鱼。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,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。”心量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,成就就有多大。

  22、 淤泥生长莲花,烦恼生长菩提。是非和烦恼都是修行的资粮,是逆增上缘,关键就在于我们怎么对待它。有了是非也不必太在意,是非以不辨为解脱,他非我不非,我非即有过。烦恼正是我们的修行下手之处,是对我们修行的考验。

  23、戒律就是对生活的规范;禅定就是对生活的净化;智慧就是对生命的提升。我们只有过道德的生活,尽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,做到问心无愧,才能在生活中保持情绪的稳定,由定而开发智慧,认识人生的真理,指导我们从烦恼中解脱出来,过洒脱自在的禅生活。

  24、观照当下是修行的根本法门,我们要观察当下每一个念头,令善念增长,恶念消除,改善命运就在当下一念之中。

  25、在生活中修行,在修行中生活,就是寓动于静,寓静于动,动静相依。静而后能定,定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,虑而后能得。静中有受用,用禅的思想来指导生活,在动中才不会落空。在动中无忧无惧,反过来又能在静中得定,两者相辅相成,缺一不可。

  26、戒能生定,定能发慧。戒就是道德的生活。我们过修道德、守法律、守规矩的生活,思想和情感就会集中,就不会胡思乱想,就能专注于事业和家庭,坚持下来就能产生智慧,就能总览大局,进一步就能把握生命的航向,不致给人生留下遗憾。

  27、世界以人心为转移,只要我们一心向善,善用其心,善待一切,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敬天地,畏鬼神,感恩天地人,和谐你我他,我们就掌握了心能转物的方法,掌握了自己的命运,就能使天心顺人心,化灾异为平安,化干戈为玉帛,化险为夷,化乱为治。

  28、《道德经》云:“圣人无常心,以百姓心为心。”做任何事都不能离开老百姓的生活,否则都是想入非非,绝对没有成功的可能。做事业也好,当领导也好,都踏踏实实地为老百姓服务,人民需要什么,我们就要提供什么,解决大家的困难,才有成功的可能。

  29、老年人基本上都是常年病苦缠身,行住坐卧都需要人帮忙,一切都不自在不自由,时常经历着老苦和病苦。有人照顾还算是万幸,世上还有很多老人孤苦伶丁,没有人照顾,更需要各界人士去关心和照顾,帮助他们平安地走完人生最后的里程。

  30、人不可能事事顺心,不如意事常八九,不顺就会感到痛苦,只要放下执著就能消除痛苦。怨憎会苦,放下来;求不得苦,放下来;爱别离苦,还是要放下来。不要追求,不要执著,当下就清凉自在。看破、放下、自在,我们就能够得到清凉与安乐。

  31、人的一生中会经历种种困境,也会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帮助。我们要常存感恩之心,要珍惜眼前的一切,要知道满足。知足者常乐。懂得满足的人才会有幸福,不知满足的人永远痛苦。

  32、我们要培养浩然正气,其中正心是根本。正者不邪。心若不正,言行就不正;心若正了,言行就正。正就是做一切事都要符合眼前的利益、长远的利益和根本的利益。

  33、我们要以出世间的善心修世间善业,尽心尽力地完成本职工作,不计回报,让社会放心,让人民放心。不要做不正、不善的事,不要生产有损健康的食物和药品,不要生产破坏生态环境的产品,不要制造伪劣产品,不要做为蝇头小利损害社会大众利益的事情。

  34、“守一不移”是指确立一个不变的目标,经过一段时间的专注,就能在某个问题、法门、技术上得到成就。

  35、定,指情绪的稳定、事业的成就、技术的娴熟。我们修行乃至做任何事情,都必须专一才会有受用,才能在稳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。我们专一地做一件事,就能够得到成就,这相似于“稳中求进”。

  36、我们要积极积累福德因缘,积累善法资粮,培植善根。善根深厚的人一切顺利,处处都有善缘;善根浅薄的人缺少善缘,做事就不顺心,处处碰壁。

  37、我们要惜福惜缘,这就是修行,就能增长福报。奢侈享受,就会损减福报。福报享尽了,生命也就结束了。

  38、过修行生活一定要有良师益友,要亲近善士,否则就会走进人生的误区。孔子曰:“益者三友,损者三友。友直、友谅、友多闻,益矣;友便辟、友善柔、友便佞,损矣”。

  39、“诸法因缘生,诸法因缘灭”。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,时时刻刻都在变化。所谓好花不常开,好景不常在,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。既然如此,得到也好,失去也罢,都是身外之物,不必计较。

  40、欲望就像深渊和猛火一样吞噬着我们的善根福德,能少一分欲望,就少一分烦恼,多一分自在。身似不系之舟,无欲无求。

  41、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,幸福感却越来越少,就是因为欲壑难填,永不知足。

  42、老子曰:金玉满堂,莫之能守,富贵而骄,自遗其咎。觉悟了这个道理,就能知足常乐,安贫守道。李嘉诚先生说:对自己一定要节俭,对他人一定要大方。我们平常生活节俭一点,用省下来的钱去帮助弱势群体,这比独自享受更有意义!

  43、从佛教角度说,没有佛法的正末,只有人心的正末。正法时代同样有很多末法的事情,末法时代同样有很多正能量的事情。外在的境界都是内心的幻化,看世界其实也是看自心。

  44、老子曰:富贵者送人以财,仁人者送人以言。有钱出钱,有力出力。帮人跑跑腿,说几句好话,做些力所能及的好事,都能起很大的作用,别人就会感激你。你再给他讲佛法,他才会相信。要不然,就算你讲得天花乱坠,也不会有人相信。

  45、好人要感恩,坏人同样要感恩,因为他成就了自己坚强的毅力、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人格。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。我们一定要用慈悲之心,广行布施,与众生广结善缘、广结人缘、广结法缘、广结佛缘,这样才能化恶为善。

  46、老子曰:“五色令人目盲,五音令人耳聋,五味令人口爽,驰骋田猎,令人心发狂,难得之货,令人行妨”。财色名食睡,地狱五条根。欲不可纵,纵欲是对身心的摧残。养身之道在于清心寡欲。

  47、修行就是从端正自心开始,每天存好心、说好话、做好事。做好事不是买一块糖给小孩子吃,拿一块钱放到功德箱,而是要把各自的本职工作做得好上加好;把房子做得坚固,不怕台风海啸;生产的食品安全卫生,那才是做大好事。

  48、菩萨修“布施、爱语、利行、同事”四摄法,教导我们从根本上净化心灵,转化心灵,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,做好一切有益于众生的事业,利国利民。利他就是自利。以此来转化我们的生命,循着善法的道路和因缘向前发展。

  49、五戒是伦理道德的总纲,是最基本的道德底线,其基本精神贯穿在世界各国的法律中,具有普世的意义。不杀就是布施慈悲;不盗就是布施财物;不淫就是布施尊严;不妄语就是布施诚信,不饮酒就是布施智慧,所以持戒就是布施。

  50、病从口入,祸从口出,一句话说得好,可以成就一番事业,一句话说得不好,可以毁灭一个人的一生。我们开言吐语、举心动念都要三思而言,三思而行。

【宗舜法师经典禅语】相关文章:

1.宗舜法师经典佛语语录

2.本性法师经典禅语

3.顿珠法师经典禅语

4.传喜法师经典禅语

5.心悟法师经典禅语语录

6.吉祥法师禅语

7.恒秋法师禅语

8.圣严法师禅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