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语中经典语录

时间:2021-04-19 19:53:44 佛语经典语录 我要投稿

关于佛语中经典语录

  关于佛语中经典语录有哪些?百千法门,同归方寸,河沙妙法,总在心源。以下就是小编整理的佛语中经典语录,一起来看看吧!

关于佛语中经典语录

  一、菩萨知烦恼性空,即不离空,故常在涅盘。

  二、心中无三毒者,是名国土清净。

  三、不见他非我是,自然上敬下恭,佛法时时现前,烦恼尘尘解脱。

  四、譬如蜂采花,不坏色与香,但取其味去,比丘入聚然,不违戾他事,不观作不作,但自观身心,若正若不正。

  五、心的净化完全要*自己。无论是多么神圣的人,多么神圣的经典,他们也仅能带给正确的方法。净化自己的心完全在于自己,无人能够替代你。

  六、若不修内行,唯只外求,期望获福,无有是处。

  七、声闻住空修空被空缚,修定住定被定缚,修静住静被静缚,修寂住寂被寂缚。

  八、境缘无好丑,好丑起于心,心若不强名,妄情从何起?妄情即不起,真心任遍知。随心自在,无复对治,即名常住法身。

  九、百千法门,同归方寸,河沙妙法,总在心源。(佛语经典语录)

  十、坦然地理解事实,自己就会得到平静。坦然地去理解外在,去克服愤怒。以爱去克服不满和怨恨。

  十一、净心是远离痛苦最好的方式。我们若能守护六种感官,不让欲望去影响我们的心,心不造作行为,痛苦便无从升起。

  十二、心本无作,道常无念。

  十三、如果有人毁谤我,毁谤我的教义或是毁谤我的弟子,千万别因此而沮丧或情绪烦乱。正因这样的反应无济于事,只会造成更大的损害。

  十四、一切善恶皆由自心,心外别求终无是处。

  十五、即心是佛,身心俱无,是名大道。

  十六、无念之念,生无生相,住无住相,异无异相,灭无灭相,非思虑计度所知,惟洞彻法源者,颇测齐彷佛,未易与缠情缚识者语也。

  十七、离心者,非是远离于心,但使不着心相。

  十八、寂静不生,放旷纵横,所作无滞,去住皆平。

  十九、言若离相,言亦名解脱;默若着相,默即是系缚。

  二十、诸佛菩萨与一切蠢动含灵同此大涅盘性。性即是心,心即是佛,佛即是法。

  二十一、与愚同住苦,如与敌同居。与智者同住,乐如亲族。贤者智者多闻者,持戒虔诚与圣者,从斯善人贤慧游,犹如月从于星道。(佛语经典语录)

  二十二、法不孤起,仗境方生。

  二十三、俗眼既认一切对待者为实事,分别计较遂致牢不可破,此因此有贪嗔也。

  二十四、心的不纯净是引发痛苦的来源。什么使得心不净呢?顽固骄傲自大是心理的杂质,这些杂质引出了错误的思想和行为,于是痛苦产生于此。

  二十五、以精进力,身无疾病,一切怨害,慈心相同。

  二十六、向外驰求,不知摄心返照回光,如是学佛,殊难得其实益。

  二十七、人的心像一间有六个孔洞的屋子,贪嗔痴渴爱欲无时无刻地侵入,故欲得清净得先修缮自己的心。

  二十八、佛即心兮心即佛。心佛从来皆妄物。若知无佛复无心。始是真如法身佛。

  二十九、众生着相外求,求之转失,使佛觅佛,将心捉心,穷劫尽形终不能得。

  三十、觅身无实是佛身,了心如幻是佛幻,了得身心本性空,斯人与佛何殊别。

  三十一、绿水无忧,因风皱面;青山不老,为雪白头。

  三十二、坛经者,人人皆知出于曹溪,而不知曹溪出于人人自性。人人皆知经为文字,而不知文字直指人心。心外无法,法外无心。

  三十三、心无去来,即入涅盘。是知涅盘,即是空心。

  三十四、司空本净禅师:「佛是虚名,道亦假名,二俱不实,总是假名。」

  三十五、修行者留意自己的心,不让思想任意奔流而无法自我控制。他用警觉之火烧去所有困住他的大小烦恼。由于这样,他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之道。

  三十六、己饮独居味,以及寂静味,喜饮于法味,离怖畏去恶。善哉见圣者,与彼同住乐。由不见愚人,彼即常欢乐。

  三十七、顿悟法门,以无念为宗,妄心不起为旨。以清净为体,以智为用。

  三十八、施不住相,福如虚空。

  三十九、认得心性,可说不思议。

  四十、凡迷者,迷于悟;悟者,悟于迷。

  四十一、夫法本无法,一落言诠,即非实义。

  四十二、一切众生,种种幻化,皆生如来圆觉妙心。

  四十三、能观心者究竟解脱,不能观者永处沉沦。

  四十四、佛语经典语句-阅读

  四十五、直了自心,无性无念,则在眼曰见,在耳曰闻,在手执捉在足运奔。六根门头,无障无碍,六尘堆里,无染无杂。谓之无念行。

  四十六、举心动念,即乖法体,即为着相。

  四十七、学道犹如守禁城,昼防六贼夜惺惺,将军主帅能行令,不动干戈致太平。

  四十八、无求即心不生,无着即心不灭,不生不灭即是佛也。

  四十九、直了上无佛果可求,求无众生可化,是名为至佛地。

  五十、如是静虑,一切有情,发心非难,常时不懈,能成就者,是则为难。

  五十一、时时自觉,念念自知,事事心安,天天惬意。

  五十二、能悟自性无字真经,即一切经论皆成注脚矣。

  五十三、佛不见身知是佛,若是有知别无佛,智者能知罪性空,坦然不怖于生死。

  五十四、善恶莫思量,当处便出三界。

  五十五、信得心及,见得性彻于日用中无丝毫透漏,全世法即佛法,全佛法即世法,平等一如。

  五十六、住着于法,斯为动念,如人入暗,则无所见。

  五十七、一切不留,无可记忆。(佛语经典语录)

  五十八、但性清净即是自性西方。

  五十九、无所从来,亦无所去,若无生灭,是如来清净禅,诸法空寂,是如来清净坐。

  六十、由凡夫至究竟觉,其功行唯一离相而已。

  六十一、真性空寂,本自不生,今则不灭。

  六十二、四大如坏幻,六尘如空华。自心为佛心,本性即法性。

  六十三、要得临命终时,不颠错,要从如今做事处莫教颠错,如今做事处颠错,欲临命终时不颠错,无有是处。

  六十四、是身如电,年年不住。

  六十五、百千法门,同归方寸,河沙妙德,总在心源,烦恼业障,本来空寂,一切因果,皆如梦幻。

  六十六、佛陀说:“净化自己完全在于自己,别人无法代替。”但是心要怎样净化呢?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,是诸佛教。

  六十七、不诽与不害,严持于戒律,饮食知节量,远处而独居,勤修增上定,是为诸佛教。即使雨金钱,欲心不满足。智者知淫欲,乐少而苦多!

  六十八、但识自心,恒沙法门,无量妙义,不求而得。

  六十九、自见性者一切业障刹那灭却。

  七十、屋顶盖得粗糙,房子会遭雨水浸漏,未经修养调御的心,欲望贪念会入侵。懈怠是死路,发奋精进才是生路。智者常发奋精进以修缮他的心。

  七十一、莫道无心便是道,无心犹隔一重山。

  七十二、一切诸法皆如幻,本性自空那用除。若识心性非形象,湛然不动自真如。

  七十三、不识自心是真佛,不识自性是真法。欲求法而远推诸圣,欲求佛而不观己心。若言心外有佛,性外有法,坚执此情,欲求佛道者,纵经尘劫,修种种苦行,如蒸沙作饭,只益劳尔

  七十四、渴求离言法,充满思虑心,诸欲心不着,是名上流人。久客异乡者,自远处安归,亲友与知识,欢喜而迎彼。

  七十五、我们的心有很多种作用,这些作用一半害己害人,一半利己利人。净化自己的心就是去除掉不好的心识作用,不令恶质的作用生出来。

  七十六、众生造作妄想,以心生心,故常在地狱。

  七十七、我们若得不到益友良友之时,宁可独自而行才不会扰乱自己的心灵。与善友为邻能够得益,与恶友为邻受害的但是整个身心。

  七十八、净律净心,心即是佛,除此心王,更无别佛,欲求成佛,莫染一物。

  七十九、无心之心如恒河沙,诸佛菩萨释梵诸天步履而过,沙亦不喜。牛羊虫蚁践踏而行,沙亦不怒。珍宝馨香,沙亦不贪,粪尿臭秽,沙亦不恶。

  八十、一心有滞,诸法不一样。

  八十一、舍一切烦恼是布施,与诸法无所起是持戒,与诸法无所念是忍辱,与诸法离相是精进,与诸法无所住是禅定,与诸法无戏论是智慧。

  八十二、能常省察,则一句亦有余,不能省察,纵将一大藏经用完也无用处。

  八十三、佛祖奚以异于人,而因此异于人者,能自护心念耳。

  八十四、知心无住,即是修行,无住而知,即为法昧。

  八十五、什么是真实呢?就是要追随优秀的人,跟他们一齐行动,做有益的智慧之游,就好像月亮追随着黄道的星辰循环游走。这就是真实。

  八十六、现定见闻觉知是法,法离见闻觉知,非达法也。

  八十七、莫击念念,成生死河。轮回六趣海,无见出长波,念想由来幻,自性无始终,若得此中意,长波自当止,余本性虚无缘妄生人我;如何息妄情,还归空虚坐?虚无是实体,人我何所存,妄情不须息,即泛般若船。

  八十八、诸学道人,若欲得成佛,一切佛法,总不用学,但学无求无着。

  八十九、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。这就是真实。追随贤人智者的脚步,将走向善地;与愚者恶人同游,将步向错误的`方向。这就是真实。

  九十、一性圆通一切性,一法遍含一切法,一月普现一切水,一切水月摄一月,诸佛法身入我性,我性同共如来合。

  九十一、我们是我们的心灵的主人。不正因外在的毁誉顺逆而影响自己的心。我们也能忍受别人对我们的辱骂和敌视。

  九十二、如果内心不再有坏的作用那一部分,我们便不再会从其中引起痛苦烦恼,从而到达永恒的愉快安详。

  九十三、我们一生所需如果只是为了到达维生所需,其实需要的并不多,就像一只鸟一条虫,天地带给的其实足以满足它们的需求。

  九十四、悟心容易息心难,息得心缘到处闲。

  九十五、真如佛性,绝思惟分别。

  九十六、沩山禅师云:「生生若能不退,佛阶决定可期。」

  九十七、杯子扑落地,响声明沥沥,虚空粉碎也,狂心当下息。

  九十八、念佛无非念自心,自心是佛莫他寻。眼前林树并池沼,昼夜还能演法音。人人自己天真佛,昼夜六时常放光,别起眉毛观见得,何劳特地礼西方。

  九十九、嗔心暴烈,不发则已,发则虽尽反以前所为,亦不暇顾及。

  一百、但求一席安心地,谁与龙蛇论是非。

【关于佛语中经典语录】相关文章:

佛语中的经典语录08-09

禅语中的佛语经典语录10-13

佛语禅心:佛语经典语录04-14

关于佛语经典语录摘抄12-02

关于佛语经典语录集锦08-25

佛语经典语录关于爱情08-24

关于爱情佛语经典语录08-22

关于佛语经典语录大全08-21

关于佛语经典语录推荐08-18